中医师承需要学习哪些课程内容?
  • 作者:
  • 发表时间:2024-01-31 10:00:06

中医师承跟师课程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共九门课程。

一、中医基础知识

中基内容贯穿学习始终,不断加强和强化学员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想主要有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一元论讨论的是气是构成*的本原,即*本原于气。气是运动不息,变化不止的,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物质*的诸般变化均源于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气一元论渗透到中医学中以说明精气是生命的本源,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通畅才能保机体功能的正常,精气与神密切相关等等。

二、中医经典阅读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学习中医经典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调理病症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历代医学著作,汗牛充栋,记载着前人与病症作斗争的丰富经验与智慧,许多经典著作已经成为如今中医类学生的必修课,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等。



三、中药药理及药材识别

中药的使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药的有效成分是产生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基本一致,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科学认知中药传统功效所表述的有针对性的现代药理是保调理有效的主要手段。学习中药药理,有助于理解中药寒热温凉四性的作用机制及辛甘酸苦咸五味的物质基础,有助于发现总结新的中药功效及使用针对性更强的中药,合理、有效的对患者进行调理。一个物质基础稳定的中药或复方是临床*可靠的保障。

四、穴位掌握

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调理病症。部分穴位如阿是穴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经络,掌管五脏六腑的功能,能调整气血运行。不论什么原因脏器出现异常、气血阻滞,穴位就会显现出疼痛或不适。穴位,就是通过刺激穴位,使气血通畅,从而解除症状。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穴位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通过镇痛、 作用解除疼痛,提高身体功能。

五、实习诊治及独立实践

在学习了以上内容后,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这么长时间的理论准备,是为实践打基础,重要走向真正的诊治,在这个过程中,师徒通常采用手把手教学,一对一指导,一个患者一个患者的去复诊指导,针对不同的患者,老师还要认真核对学生的诊断和方剂,药材的配制和用量等。也就是跟师抄方的真正意义所在!

学习中医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大家要有一颗坚心,定能有所广益。


  • 添加微信